60年前,随着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林芝的能源事业也踏上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征程。60年后的今天,林芝已实现从缺电地区到清洁能源基地的华丽转身,能源发展成果斐然。
20世纪60年代,林芝电力事业几乎一片空白,仅靠少数小型水电站勉强维持。1965年,林芝第一座电厂——八一电厂破土动工,装机容量仅2500千瓦,却如同一束微光,点亮了林芝电力事业的第一盏明灯,开启了雪域林芝的光明征程。
国网巴河发电公司(原八一电厂)副总工程师、集控中心主任牛青说,“我是1993年参加工作的,当时八一电厂一级电站发电机组设备老旧落后,机组容量小,继电保护是老旧的‘电磁式继电保护’、开关设备是‘少油式断路器’,故障率高。当时八一镇用电需求很大,比如像毛纺厂这些大型重要用户都无奈被迫拉闸限电,城镇居民、商户用电的可靠性更不能得到保障。”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电力工业发展缓慢,电网建设投入不足,设计标准不高等因素,一遇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电网设备故障频发,大面积停电成为常态。电力供应短缺和不稳定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也严重影响百姓生活。为解决这一难题,林芝电力人开启了艰苦卓绝的电网建设征程。“户户通”工程让电力走进千家万户;“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为无电地区送去光明;“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以及“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惠民工程接连落地,雪卡水电站、老虎嘴水电站以及多布水电站等,相继建成投运。2018年,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林芝电网电压等级从220千伏一举跃升至500千伏,实现历史性跨越。
国能(西藏)尼洋河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时寒冰说,“多布水电站总投资28.03亿元,于2011年6月开始筹建,2015年8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6年1月四台机组全部投产,投运至今各项运行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未发生非计划停运事件。截至目前,我公司连续安全天数超3600天,累计完成发电量超38.96亿千瓦时。”
“目前,国网林芝供电公司服务用电客户已超10万户,真正实现了一张电网、一个电价标准、一个服务标准。”国网林芝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赵得章说。
截至目前,林芝电网覆盖率已高达99.28%,惠及23.797万人口,彻底告别了电力匮乏的历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根基也不断夯实。
要用上电、用好电,还要用绿色电。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林芝凭借丰富的水能、太阳能资源优势,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光伏发电在林芝蓬勃发展,国家能源集团朗县冲康光储电站、工布江达县加兴乡储能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等一个个光伏电站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国家能源集团朗县冲康光储电站站长张友谊介绍,国能朗县冲康光伏项目投资1.94亿元,装机容量为35MW,配置储能7MW/28MWh,是林芝市首个开工建设的集中式光伏项目。投运后,每年发电6000万度电,可满足3万个家庭一年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1万吨,项目并网后改善了林芝市能源结构,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如今,林芝100%的清洁能源装机,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作了重要贡献。
市能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曲扎说,“长期以来,我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焦光伏风电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开展清洁能源产业培育行动、水电新城融合行动,推进水电为主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回首60年,林芝能源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展望未来,林芝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完善电网建设,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市能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曲扎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基地的总体目标,不断推动新能源基地化、集约化、示范化发展,打造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