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警务”:科技赋能平安建设
- 2025年04月22日 11时27分
-
- 分享到
近年来,巴宜区纺织路派出所积极探索“无人机+警务”的创新工作模式,成功将科技与警务工作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书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原地区的崭新篇章。
面对辖区地域广袤、警力资源有限且景区、林地、工地众多,流动人口密集以及节庆活动频繁的复杂治安环境,一直以来,巴宜区纺织路派出所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力求找到更为有效的治安防控措施。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的专业指导下,如今,该派出所成功推行无人机与警务深度融合的立体巡防模式,开发无人机“山林防护”“节庆安保”“民生服务”“处警辅助”4大主题任务板块,增强了对辖区警情的迅速响应能力,让科技力量“看得见、用得好、可持续”。巴宜区纺织路派出所通过无人机的高空视角、红外热成像、AI智能识别等功能,实现了对人员密集场所、山林防火盲区、交通拥堵节点的“无死角”监控,将传统“平面巡查”升级为“空地一体”的动态防控网络。
巴宜区纺织路派出所副所长土登旺堆说,“我们利用无人机在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紧急处置、森林防火等工作中,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平安防护网,将无人机深度融入治安防控体系,为建设平安辖区注入科技力量。”
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二级警长李小峰说,“无人机巡防作为一种新型巡逻方式,能够弥补传统巡逻方式的不足,提高巡逻效率和质量,我们利用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巡逻防控工作机制,建立起空中加地面,动态加静态的巡逻模式,为林芝平安建设插上科技之翼,实现了向科技要警力,提升了公安新质战斗力。”
在藏历新年来临之际,无人机化身“空中卫士”,利用喊话功能对重点区域展开巡防,精准锁定人流聚集风险点。结合地面警力的迅速反应进行分流疏导,有效避免了拥堵隐患。比日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激增时,无人机搭载扩音设备循环播放安全提示,通过热成像扫描,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风险。在山林火情监测方面,无人机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加丁嘎林区进行多光谱巡查时,仅耗时20分钟就完成了6平方公里区域的扫描,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效率提升了15倍。
巴宜区纺织路派出所民警罗松旺姆说,“我们无人机针对辖区的人员密集场所、路面、林区进行日常化的巡控,做到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