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林芝】云雾深处有新篇
- 2025年08月15日 17时31分
-
- 分享到
在墨脱县背崩乡的群山深处,格林村曾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如今,它从“高原孤岛”蜕变成了生态旅游胜地。从2021年第一次到访格林村起,四年间,林芝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多次前往这里拍摄报道。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再访格林村,用镜头和语言记录下了一个门巴村庄的四年变化。
“以后这里会建观景台,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可以在观景台上观赏南迦巴瓦峰和缥缈茶园”,2021年记者初次到格林村采访时,当时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指着远处的茶园这样给记者说道。如今四年过去了,当年茶园里的美好想象已经变成了现实。
“站在格林村新建的缥缈茶园观景台上,脚下是翻涌的云海,眼前是青翠的茶园,远处的南迦巴瓦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四年前,这里只有泥泞的小路和稀疏的茶苗。”林芝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雪敏感叹道。
远处,茶农们身挎竹篓穿梭在茶垄间,手指灵巧地采摘着今年最后一波夏茶。站在新建的观景台上,只见连绵茶山满眼青翠,与缭绕白云、巍峨雪山共同构成一幅动人画卷。
“我们是从安徽过来的,这里风景非常美。”游客冯先生说。
从2018年种植茶叶至今,格林村的茶青收入连年翻番,茶园观光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如今,“缥缈茶园”已经成为格林村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在森林里,随着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被发现,被命名为“辛达布”树王,寄托着群众对自然的敬畏,也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年后的格林村,依托“树王”打造的森林徒步路线,成为游客徒步打卡的新景点。
“我们一行10个人是自驾过来的,这里的空气好、氧气充足、湿度比较大,树上的藤蔓绿植很多,有石心竹、石斛等。树王森林是一个天然氧吧,我觉得这里的植物非常奇特,喜欢植物的朋友可以来这边看一看。”游客王先生表示。
树王森林徒步带火了观鸟、赏花等旅游项目,这片格林村村民世代相依的树林,为群众增收带来了新的可能——村民达瓦次仁现在就是一名徒步向导。
“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好。我们村是一户一户轮着当向导,一个月最少轮五至六次。”墨脱县格林村村民达瓦次仁说。
伴随着生态旅游火热而发生改变的还有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村民的普遍共识,从2022年起,村民们都会捐出家中的稀有兰花,参与兰花归野活动,所以在这片树林里我们能看到不同品种的兰花肆意盛放。
离开树王森林,沿着硬化公路驶入格林村,一栋栋具有民族风情的门巴小院格外醒目。昔日的民房,如今变身成了特色民宿。
“我四年前到村庄采访的时候,村庄的民宿才刚开始着手建设。四年后的今天再走进村庄,村民们沿着村道建起了民宿,开起了餐饮店。”杨雪敏说。
村民仁青措姆家的民宿里,现代化装修中巧妙融入门巴族元素。墙上挂着门巴服饰,房间配备了智能马桶和电视。此外,仁青措姆还凭借好厨艺开起了餐馆。
“很多游客喜欢吃我们这边的石锅鸡。现在大家的收入越来越多。”墨脱县格林村村民仁青措姆说。
目前格林村共有民宿11家50间房,餐饮店8家,2024年村里的餐饮住宿收入达到90余万元。
格林村四年来的点滴变化,折射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雪域高原书写的一个个发展奇迹。墨脱县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而格林村作为墨脱县下辖的边境村,更是秘境中的秘境。过去,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28户村民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记者走进村史馆,展柜里的一侧陈列着生锈的砍刀、竹编背篓、木制农具,墙上挂着村民背运物资的旧照,如今都成为新旧变迁的见证。
另一侧展区则展示着今天的新貌:茶园翠绿、民宿林立、游客如织。村委会主任多杰平措高兴地说道,四年前那些关于茶叶、民宿、旅游的规划,如今已化作群众实实在在的收获。
“我们村现在家家户户都通网、通电、通水,还发展了旅游业。去年的茶青收入大概有78万元。”墨脱县格林村村委会主任多杰平措表示。
傍晚时分的缥缈茶园,最后一拨游客仍在观景台守候,期待云开雾散后能一睹南迦巴瓦峰的容颜。村口民宿的灯牌渐次亮起,像一串珍珠点缀在山腰间。未来的格林村,正如多杰平措说的那样,一定会越来越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