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林芝】墨脱教育事业60年跨越:从“高原孤岛”到教育热土
- 2025年08月14日 18时13分
-
- 分享到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曾被称为“高原孤岛”的墨脱,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60年。60年来,墨脱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和学子用坚韧与奋斗,书写“高原孤岛”的教育奇迹,成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的一个生动注脚。
今年43岁的次仁江增,是一名曾经的教育工作者,至今仍记得2002年徒步翻越海拔4200米的嘎隆拉雪山回家的场景。他说,“当时2002年在西安上大学,暑假期间回家看望父母。我们是从波密县坐车到24K,就是现在的嘎隆拉隧道口,然后开始徒步翻越雪山,要走三、四天才能到家。以前在回家的路上,因为雨季遇上过泥石流,也遇到过蛇……”
次仁江增告诉记者,比起翻山越岭更苦的是没有学上。知识改变了他和万千墨脱学子的命运。2005年,完成学业的他毅然回到墨脱,投身家乡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的童年记忆里,帮辛乡只有一所小学、一名老师。后来,她通过内地西藏班的政策考入河北师范大学,2001年学成归来,成为墨脱教育事业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她告诉记者,“八几年的时候,我七、八岁,那时候学校比较小、也很简陋,就一个老师教书。我2001年毕业后,就选择做老师,回来墨脱教书我自己想的信念。”
格桑德吉所在的墨脱县完全小学,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塑胶操场,教学条件日新月异。
墨脱县完全小学学生桑吉卓玛说,“墨脱的夏天比较热,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给我们开空调。我们音乐老师是过来支教的,她平时会教我们一些有趣的歌,而且还会带我们玩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
教师队伍中不乏内地高校毕业的专业人才,每年援藏老师、支教老师的到来也为学校带来更多新鲜与活力。
墨脱县完全小学支教老师安超林说,“我们是2024年7月从山西师范大学到墨脱县完全小学支教的,今年派了5名志愿者。我主要负责足球教学,其他4位支教老师担任美术、音乐、六年级毕业班的英语等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我们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兴趣课堂,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课堂的兴趣教学,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今,墨脱已建成覆盖幼儿园到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所有乡镇实现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孩子们不仅能享受“三包”政策,还能通过信息化课堂接触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2020年,墨脱县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
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说,“现在教育办学条件像教学楼、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室多媒体等都改善了很多。现在还开设了兴趣班,音乐、舞蹈、美术……课程设施也是齐全的,教学质量也是在不断地提升,教师队伍也是不断地壮大。”
从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进驻墨脱后,首次在当地举办扫盲班和识字班,之后第一所公办小学建立,军民教育共建,再到如今的教育普惠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从徒步翻雪山到公路通到家门口,墨脱教育事业的巨变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生动篇章。
教育不仅改变了无数像次仁江增、格桑德吉的墨脱学子的个人命运,更为墨脱的发展注入了长久动力。在这片曾经闭塞的土地上,琅琅书声正托起一代代人的梦想,见证着林芝迈向现代化的铿锵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